发布日期:2024-08-26 01:44 点击次数:117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2 年,中国与印度之间为了边境问题,发生了一场激战。印度技不如人,被我国吊打,而美苏两国却只是眼睁睁的看着,不敢出兵帮忙。
作为历史悠久的两大古国,中国与印度之间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近代以来,都沦为了殖民地的两国,本应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然而,刚刚独立的印度却看上了我边境领土,仗着我国身陷朝鲜战场,便肆意出兵,侵犯我国领土。
本着和平共处的大前提,我国想和平解决这个争端,对印度是再三忍让,一忍再忍。
可印度确是得寸进尺,大肆进犯我国领土。士可忍孰不可忍,毛主席一声令下,大军挥师西进,仅 32 天就把印度打的退兵求饶。连美苏两国都只能干看着,不敢乱说乱动。
那么,印度究竟哪里来的胆子进攻中国?
又是为何蠢蠢欲动的美苏却按兵不动呢?
边境之争
中国和印度同为受到战争侵犯的国家同病相怜,在二战之后,关系是比较友善的。因为战后忙着复兴国内民生,就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来单独讨论边境线的问题。
因此,中印两国的边境线,在二战之后,并没有被明确划分过。谁都没有想到,印度人心里的边境线和我国默认的边境线,其实根本讨论不到一起去。
中印传统边界线是中印两国人民在长期的友好交往中,由双方历来的行政管辖所形成的,并受到两国人民尊重的边界线。
按照中印边界的传统习惯线,藏南地区是划归在中国领土内的,然而问题就出在这里。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那时的英国还国力强盛,到处殖民的他们自然而然的看上了印度的邻居中国。
到了20 世纪初,英国开始对喜马拉雅山区的东段极为关注,面对当时清政府在西藏加强边防的政策,英国认为这构成了对英属印度的威胁。
当时的一名英国官员曾说,鉴于中国有向前推进的可能,我们不如措施占据适当的防御战略要点。
而那个时候,中国国内恰逢武昌起义,中央政府驻藏官吏和部队内部产生了严重的斗争。这就影响了中央对西藏的控制。
英国当局在中国新旧政权更替,局势动荡的大环境下。煽动部分藏人进行分裂活动,甚至他们还阻挠中国政府组建西征军讨伐叛乱。
迫于英国对当时国力微弱的中国政府施加的压力,中方代表在 1913 年至 1914 年间出席了由中英藏三方参加的解决西藏问题的西姆拉会议。
英方代表亨利·麦克马洪派属下贝尔诱使西藏地方代表夏扎,承认英方划出的英属印度和西藏的界线,即所谓的“麦克马洪线”。
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编制了一条新的印藏边界线,将中国藏南的门隅、珞隅和下察隅等约 9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英属印度。
在英方的诱使下,夏扎背着中央政府偷偷与英方缔结《西姆拉条约》并确认了这条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但任何中国政府在历史上从未正式的在西姆拉条约上签字,所以这是一条非法的边界线。
英属印度时期,英国殖民当局就对中印边境的东段虎视眈眈,公开将麦克马洪线作为中印的边界,将大片的中国领土划归在英属印度的名下。
而独立后的印度继承英国的霸权思想,对中印边境东段的藏南地区不断蚕食。
虽然印度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但是尼赫鲁政府全盘继承了英国殖民政权对中印边境的政策,包括大英帝国的殖民政策和扩张政策,不断地对中国领土进行侵略和扩张。
西藏在历史上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是印度反华势力一直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印度政府为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进一步公开干涉中国内政。
1950 年 8月,由于受到印度的阻挠,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不能进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只能实施进军西藏的计划。
1950年在朝鲜战争已经爆发之际,中国组建了进藏部队,经过军事和政治的双重斗争,和平解放了西藏。
美苏的教唆
然而,作为刚刚独立的印度,就算他们对中国的边界具有不轨之心,但其本身并不在军事上具有什么强大的实力。
诡计多端的阻挠西藏和平解放或许还说得过去,毕竟只是一些政治上的口舌之争。但他又是哪里来的胆子,敢在军事上真正地攻击中国。
1950 年10月 26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18 军先头部队到达拉萨。几乎与此同时,独立不久的印度,乘成立之初的新中国对中印边界问题无力顾及之机。于 1951 年 2 月派兵越过西山江、达旺河,而后又占领了达旺。
印度在侵占达旺前后,还侵占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马果等地。西藏和平解放后,印军进一步侵占和吞并中国边境领土。
到 1953年印军基本上侵占了门隅、珞瑜、下察隅各地,又越过“麦克马洪线”向北推进,侵占了西藏的兼则马尼等地,印度政府甚至为此成立了东北边境特区进行管辖。
印度干涉中国内政,在中印边界争端中最终与中国开战,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有当时出现的苏联反华因素对印度支持的原因。
由于尼赫鲁奉行的不结盟政策,与美国想让尼赫鲁在亚洲冷战政策和遏制战略上发挥作用的期望值相差太远,因此两国产生了矛盾和分歧。美印关系不佳,直接导致了苏印关系的改善。
1956 年苏共二十大后,中苏矛盾激化的背景下,苏联考虑自身利益,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偏袒印度。
赫鲁晓夫上台后在苏共二十大上,为缓和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紧张局势,提出了以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著称的“三和路线”的外交新观点。印度奉行的不结盟政策,在某些方面与苏联赫鲁晓夫的主张不谋而合。
赫鲁晓夫
郎有情,妾有意。印度显然很符合苏联这个老大哥的需求。特别是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开始重新审视对印度的政策。尤其是中苏两国矛盾的日益激化,苏联对中国恶感的日益增长,无疑促使苏联在边界问题上更加坚定地站在印度一边。
在 1959 年 10 月 2 日的中苏最高领导人之间的会谈中,赫鲁晓夫说:
“要是我们,就不会和印度这样重要的民族主义国家发生边界冲突,你们看看我们和阿富汗是怎样解决这种事情的,那些片草不生的荒山,让给他们不就完了吗?你们不知道得罪了印度就得罪了一大片吗?”
赫鲁晓夫偏袒印度的心思昭然若揭,有了苏联的支持,印度自然以为有了靠山,胆子也开始大了起来。
而美国的突然支持,对于印度来说更是意外之喜。
在印度与中国发生冲突以后,1959年12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访问印度时,不再批评印度的“不道德中立”,而是改变态度,表示对印度处境的“同情”。美国总统肯尼迪上台后,非常重视发展同印度的关系。
肯尼迪
肯尼迪政府知道,印度在中印边界地区采取的举动很可能会吃力不讨好,但美国从不反对印度对中国使用武力。随着中印争端升级,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印度的援助大幅增加。
中印边界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向印度提供了大批军火,甚至还向印度洋派去了航空母舰。
为进一步表明对印度的支持,肯尼迪指示驻印大使发表声明,支持印度对有争议领土的要求,承认“麦克马洪线”为约定俗成的国际边界线。
除了美苏两家之外,幕后元凶英国更不会置身事外。中印边界冲突期间,英国的态度也是非常强硬和明确的。
1962年10月22日,英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英国政府一向承认麦克马洪线是印度的边界。英国首相麦克米伦甚至公开表示,他们要我们做什么来帮助他们,我们就做什么。
有了那么多大国的支持,印度做出什么事情来都不会显得奇怪。
中印之战
为了表示对印度的支持,这些大国也不能光动口,不动手。
1962年10月29日,两艘装有小型武器的英国船只到达印度,这是中印边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国家援助印度的第一批军火物资。
11月底,英国政府专门针对印度的军事需求,派出一个高级别的代表团前往新德里。
作为印度“前主人”的英国,在中印战争的过程中明确表态,支持印度进行强硬对抗、不惜武力解决问题的决心。
而在战争爆发之前,苏联早已做好了准备。他们不仅在政治和道义上支持印度,而且在经济和军事上也给予印度援助。
1955-1963 年间,苏联向印度提供了 50 亿卢比的援助。除此之外,苏联还向印度出售适合在喜马拉雅山地区修筑道路的工具。
而在国内,中国由于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农业欠收严重,粮食极度缺乏。
在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中美关系非常紧张。美国调集力量围堵中国,并鼓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谋划反攻大陆。
面对种种危机,党中央还是十分希望通过和平手段,用最小的代价解决中印争端。
然而,面对中国的和平示好,印度则不以为然,一再坚持自己所谓的“麦克马洪线”。
1960年4月,应尼赫鲁邀请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印,就边界问题与印方谈判,但是印度政府毫无诚意,拒绝中国提出的一切合理建议并且态度强硬,因此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具有实质性的协议,中国代表团无功而返。
印度断然拒绝了中方在边界谈判中的合理建议,于1961年4月在中印边界的西段派军队侵入中国新疆的阿克赛钦地区并设立军事据点。
同年 12 月印军在东段边境继续将其哨所向前推进,至1962年9月,在西段边境的我国领土上,印度军队先后建立了43个入侵据点,侵占我国领土 4000 平方公里,进一步把中印边境争端推向战争边缘。
面对印度军队不断地挑衅并入侵和蚕食边境地区的中国领土,忍无可忍的中国终于对印军的侵占行为进行自卫反击。
中国人民解放军做了充足的准备,毕竟这是大国之间的战争。
没想到的是,尽管美苏等大国给了印度很多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但从 1962年10月20日中国军队反击开始,仅仅八天,中国边防部队便收复了曾经被印军越过实际控制线。而且乘胜追击进入了被“麦克马洪线”标注的该线以南的中国领土境内,这个胜利来的如此之简单,让中方颇感意外。
于是在第一阶段作战胜利后,中国政府就边界问题,呼吁印度重新开始以谈判解决,但是尼赫鲁政府拒绝谈判,并反而要求中国撤军。
11月14日,印军从东线的瓦弄方向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在 16 日清晨,仅仅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就夺取了印军占据的瓦弄地区。
这一战,共歼灭印军 1200 余人,让西方各个大国目瞪口呆,即使他们想要出兵增援,这也来不及啊。没想到印度那么的不堪一击。
在收复了所有的失地之后,中国政府于 11 月 21 日宣布,中国边防部队从22日起,在中印边境全线主动停火并且后撤。
有礼有节的中国军队在达到军事目的之后,立刻后退。这明摆着,不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留下口舌。中国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旨在保护国土安全,并不会主动侵略任何一个主权国家。
中印之争绵延反复,如此快刀斩乱麻的行动表明了中国的决心,也彻底断绝了西方大国的其他心思。
结语
中印两国有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也是正在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
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关系一度疏远的亚洲大国正在悄然形成一种新型的双边关系,这一点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具有潜在的重大意义。
边界问题一直是两国关系中的敏感问题、也是核心问题,只有彻底解决这一拦路虎,中印战略伙伴关系才能真正达成。事实证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
发布于:天津市